近期,俄乌关系加速恶化,双方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美国、乌克兰和北约声称俄罗斯在靠近乌东部边境地区集结重兵,有“入侵”之势。俄方予以否认,强调北约活动威胁俄边境安全,俄方有权在境内调动部队以保卫领土。
当地时间2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总部发表声明,呼吁各方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当前乌克兰紧张局势。
古特雷斯表示,他对欧洲紧张局势加剧和对潜在军事冲突的猜测增多而深感担忧。他表示,乌克兰冲突将为欧洲和全球安全带来无法想象的代价。
古特雷斯说,目前联合国在乌克兰的团队仍在全面运作,联合国也将进行斡旋,努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当前紧张局势。
古特雷斯引用《联合国宪章》称,所有会员国应以不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正义的方式,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其国际争端。所有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中,不得威胁使用或使用武力,或以不符合联合国宗旨的任何其他方式,侵害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他呼吁各国充分尊重《联合国宪章》,缓和紧张局势并做出实际行动。
古特雷斯表示,煽动性言论没有用武之地。他说,各国的公开声明的目的应该是缓和紧张局势,而不是煽动紧张局势。他欢迎最近的一系列外交斡旋和接触,包括国家元首之间的接触,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古特雷斯还表示,他希望所有人都更加努力,不遗余力地寻求和平解决问题。
“放弃外交进行对抗不是越线,而是悬崖下跳。”古特雷斯说,他的呼吁是,不要让和平事业失败。
古特雷斯在当天上午分别与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以及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进行了通话。古特雷斯表示,他向两人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除了外交方式解决当前危机,别无选择。古特雷斯说,他坚信通过外交框架解决最棘手的问题一定会成功。
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在简报会上表示,美国尚未收到俄罗斯对几周前美国方面向莫斯科提交的安全保障建议书面文件的答复。
普赖斯称,美国已经看到了俄罗斯方面对于书面文件的评论,表明他们已经最终确认了自己的回应,现在距美国提交安全保障建议书面文件已经过去了两周多的时间,但是依然没能看到俄方的回应。普赖斯表示,美国希望与俄罗斯在冲突降级的背景下进行具有诚意的对话和外交。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于本月初就美国和北约对俄安全保障建议的回复发表评论,他表示,美国和北约的回复无视俄方原则性关切。普京说,美国利用乌克兰作为遏制俄罗斯的工具,而不是关心乌克兰的安全,美国想把俄罗斯拖入武装冲突。俄罗斯希望避免局势升级,为此必须保障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各方安全。他同时希望安全保障对话继续下去。
2021年12月,俄外交部就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开展安全保障对话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北约就排除北约进一步东扩的可能提供法律保障。同月,俄向美国、北约提交了两份安全保障协议草案,并要求二者作出明确回应。今年1月10日至13日,俄分别与美国、北约就上述安全保障建议开展对话,但未取得实质性成果。1月26日,美国和北约分别向俄方正式递交关于安全保障建议的书面答复。
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在国防部简报会上宣布,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将于本周前往比利时、波兰和立陶宛,就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局势现状参加北约国防部长级会议,并将会见比利时、波兰和立陶宛的高级军事和政府领导人。
柯比称,奥斯汀还会趁此行会见驻扎在波兰的美国军队。
当地时间14日傍晚,英国首相约翰逊与美国总统拜登就乌克兰局势进行了40分钟通话。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首相府发言人在宣读谈话内容时证实,英美双方均认为目前外交解决俄乌冲突的“关键窗口”仍然开放。
当地时间2月14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进行视频会谈。双方就叙利亚局势、利比亚局势、联合国驻科索沃特派团工作等国际热点问题及俄罗斯今年2月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的情况充分交换了意见。拉夫罗夫向古特雷斯详细介绍了俄罗斯与北约和欧安组织成员国就安全保障问题开展的谈判。
双方强调进一步加强联合国在全球政治中的核心协调作用的重要性,并重申要发展俄罗斯和联合国之间的互利合作。
拉夫罗夫还特别提请古特雷斯关注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遇到的问题。原因在于美国未能履行联合国总部协定规定的美国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归还被美国封锁的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官邸,以及为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及俄代表团成员发放签证,以便参加联合国大会及大会主要委员会的工作。
当地时间2月14日,据多名知情人士消息,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1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根据白宫官员的说法,这笔贷款是为了帮助乌克兰在当前局势紧张下的经济。据悉,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14日上午透露,美国正在考虑贷款事宜。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奥列格·尼古连科还透露,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14日当天与乌克兰外长米特罗·库列巴通话时还讨论了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库列巴当天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美国答应向乌克兰提供经济援助。
当地时间2月14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已下令关闭位于基辅的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并将“暂时性地”把留在基辅的少数外交人员转移到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布林肯呼吁位于乌克兰的美国公民尽快离境。
布林肯在声明中说:“我下令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工作人员的安全。我们强烈敦促所有留在乌克兰的美国公民立即离开乌克兰。”他同时表示,这些决定并不会改变美国对乌克兰的承诺,美国也仍然会与俄罗斯保持沟通,为达成外交解决方案做努力。美国国务院此前已经宣布美国驻基辅大使馆的领事服务将于13日暂停。美国国务院表示,本周末将在利沃夫保持一个小型领事馆用于紧急服务。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4日发表讲话,称乌克兰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包括顿巴斯和克里米亚问题。此外,泽连斯基还宣布将2月16日定为团结日。
当地时间2月14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丹尼洛夫表示,目前的局势“完全在控制之下”,看不到俄罗斯会在16日或17日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迹象。与此同时,他表示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始终存在,丹尼洛夫强调,乌克兰的军队以及安全和国防部门已准备好迎接面临的任何挑战。
当地时间2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证实,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乌克兰局势进行了通话。据了解,通话持续大约20分钟,目前暂无更多关于通话的具体信息。古特雷斯当天随后还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进行了通话。
目前联合国在乌克兰共有1661名员工,包括1441名乌克兰本地人,220名外籍员工。
七国集团财长14日发表联合声明称,俄罗斯如果“入侵”乌克兰,将会面临巨大的经济后果。
联合声明称,对俄罗斯当前在乌克兰边境的军事集结表示“严重关切”。声明还警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任何进一步“军事侵略”都将遭到迅速、协同和有力的回应,七国集团“准备共同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这将对俄罗斯经济产生巨大而直接的影响”。
连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渲染俄罗斯在俄乌边境的地区集结重兵,有“入侵”乌克兰之势。俄罗斯否认这一说法,表示无意进攻他国;同时俄方要求美国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签署协议给予俄方安全保障。
当地时间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总统已经原则上同意了俄外交部关于安全保障问题的回复,俄外交部将于近期完成最终的文本并发送给各相关方。
佩斯科夫还表示,普京在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国防部长绍伊古会面时因为防疫方面的考虑,所以保持了安全距离。
当地时间13日晚,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电视采访中表示,目前各方就乌克兰局势进行了很多磋商,但局势仍未缓和,“情况很棘手”。
不过,贝尔伯克坚持将外交手段视为解决冲突的关键。她表示,必须在北约-俄罗斯理事会的框架内、在俄罗斯、乌克兰、法国和德国的“诺曼底模式”框架内一起讨论如何确保欧洲的安全。她呼吁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参与欧洲安全问题的讨论,确保双方采取进一步的降级措施。
贝尔伯克还指出,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一定会发生军事冲突,但形势“岌岌可危”。贝尔伯克警告,任何进一步的军事行动都会给俄罗斯带来难以置信的严重后果。
当地时间14日至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将先后访问乌克兰和俄罗斯,寻求通过外交手段缓和乌克兰局势。此前,已有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多个西方国家要求本国公民从乌克兰撤离。
当地时间2月1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如果乌克兰以某种形式明确其放弃加入北约,将是对俄罗斯关切的更有意义的回应。
此前,乌克兰驻英国大使普赖斯泰科在接受英媒采访时称如果形势所迫乌克兰可考虑放弃加入北约,乌克兰外交部称这是媒体对普赖斯泰科大使讲话的“断章取义”。
捷克外交部当地时间2月13日在一份声明中说,鉴于近期俄乌边境局势不断恶化,提醒本国公民勿前往乌克兰旅行,同时建议已经身在乌克兰境内的捷克人考虑尽快离开,由于可能会出现限制民航客机或航空公司暂停服务的情况,计划乘机离乌的旅客应立即安排行程。
目前,乌克兰境内所有捷克外交官家属已于13日撤离完毕,捷克驻基辅大使馆只剩29名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
因俄乌局势恶化,捷克外交部于12日发布公告,提醒本国公民勿前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据悉,乌克兰与欧盟成员国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接壤,但与波兰往来最为密切。目前有超过100万乌克兰人生活在波兰境内。
当地时间2月13日晚,塞尔维亚外交部在其网站上发布“给在乌克兰的塞尔维亚公民的建议”,建议目前居住在乌克兰的塞尔维亚公民暂时离开该国,并建议计划前往乌克兰的塞尔维亚公民推迟行程。
近期,周边国家如克罗地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和北马其顿均发出了此类呼吁。
乌克兰媒体14日报道称,针对英媒报道乌克兰驻英国大使普赖斯泰科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形势所迫乌克兰可考虑放弃加入北约”,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尼科连科当天表示,这是媒体对普赖斯泰科大使讲话“断章取义”。
他表示,乌克兰面临的威胁始终存在,因此找到保障乌克兰安全的答案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但不能做出违反乌克兰宪法的决定。他强调,“为了和平和拯救公民的生命,乌克兰准备与各国和国际组织进行任何形式的对话。同时,乌克兰宪法已经规定了加入北约的前景,但乌克兰目前还不是北约或其他安全联盟的成员。因此,安全保障问题成为乌克兰目前的主要问题。”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地时间14日在社交网站上发表消息说,美国和英国现在所做的就是战争宣传活动,按照联合国1966年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各种形式的战争宣传活动是被禁止的。很显然美国和英国没有放弃这种做法,而现在他们所做的就是纯粹的战争宣传活动。同时他们还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派遣军事顾问,在俄罗斯边境地区进行北约演习,并部署武器装备。
当地时间13日,乌克兰总统府发布消息称,当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时,邀请拜登在未来几天访问基辅,并称“这将对稳定局势至关重要,这将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有助于缓和局势”。
泽连斯基表示乌方了解当前所有风险,并已为任何事态发展做好了准备。他同时强调,应停止对乌克兰局势的任何升级,并指出会保障乌克兰首都基辅及其他城市安全。他还强调,乌克兰支持和平解决冲突。
当地时间13日,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宣布,乌克兰已采取行动,要求欧安组织参与国在48小时内召开紧急会议,以评估俄罗斯军队在乌俄边境的行动。
当地时间2月1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个人社交主页抨击美国擅长“疑邻盗斧”,总以莫须有的罪名栽赃其他国家,从而合理化自己的非法霸权行径。
扎哈罗娃表示,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此前声称“世界应该为俄罗斯制造袭击乌克兰的借口做好准备”,不免让人觉得美国故技重施,“为攻击他国制造借口”。扎哈罗娃指出,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讲话中污蔑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2004年9月,美国中央情报局领导的1400名国际专家参与的“伊拉克调查小组”公布了有关伊拉克武器问题的最终调查报告,结论是在伊拉克并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扎哈罗娃强调,“世界已经知道,是谁一直在撒谎。众所周知,美国政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撒谎,为攻击世界各地的平民制造借口”。
扎哈罗娃称,“希望美国统治集团不要再干昧良心的坏事,但并不确定他们是否有良心”。
美国白宫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3日10时45分进行通话。
当地时间2月13日,芬兰驻乌克兰大使莱恩表示,芬兰正在撤回部分驻乌克兰使馆的工作人员并敦促其公民立即离开乌克兰。
据莱恩说,撤回的决定与目前乌克兰的严重局势有关。芬兰外交部警告说,乌克兰边境地区的道路可能很快就会拥堵,航班将变得困难。芬兰外交部说,目前民众还可以乘坐飞机、火车或公共汽车离开乌克兰。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2月13日表示,乌克兰已经收到了美国提供的180吨弹药,供乌克兰武装部队使用。
当地时间2月13日,俄罗斯海军的“顿河畔罗斯托夫”号潜艇通过伊斯坦布尔海峡。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13日报道,“顿河畔罗斯托夫”号潜艇从马尔马拉海方向进入伊斯坦布尔海峡,于12时20分左右从第一座海峡大桥下通过,朝黑海方向驶去。
近期,乌克兰和俄罗斯在两国边境地区部署大量军事人员和装备。俄方强调,北约活动威胁俄边境安全,俄方有权在境内调动部队以保卫领土。而伊斯坦布尔海峡是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
当地时间13日,美国白宫官员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预计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3日10时45分进行通话。
当地时间2月13日,黎巴嫩外交部发表声明,建议在乌克兰的黎巴嫩公民尽快离开乌克兰。
声明呼吁乌克兰大学的黎巴嫩学生与其大学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以保留学籍,并指出黎巴嫩驻乌克兰大使馆将为此提供帮助。此前一天,黎巴嫩外交部曾发表声明敦促在乌克兰的黎巴嫩公民谨慎行事。
当地时间2月13日,就欧安组织决定转移驻乌克兰特别监察团部分工作人员,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个人社交主页发表评论。扎哈罗娃表示,欧安组织轮值主席国和欧安组织秘书长已通知各成员国,鉴于安全形势恶化,欧安组织的一些国家已决定转移驻乌克兰特别监察团的本国工作人员。
扎哈罗娃表示,俄方对欧安组织上述决定表示严重关切,在人为煽动紧张局势的情况下,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监察团充分履行自身义务。
扎哈罗娃强调,监察团正在被故意卷入华盛顿方面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并可能被当作挑衅工具。
扎哈罗娃呼吁欧安组织领导人坚决制止操纵监察团的企图,防止欧安组织被拖入卑劣的政治游戏。
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2月14日和15日分别前往乌克兰和俄罗斯,以帮助缓和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
当地时间2月12日,加拿大外长梅拉妮·若利宣布,加政府决定将驻乌克兰的外交人员由基辅迁往利沃夫。
综合法新社和《华尔街日报》报道,当地时间12日,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表示,由于俄乌局势紧张,该公司暂停了所有飞往乌克兰基辅的航班,这是第一家宣布对乌停航的国际主要航空公司。
当地时间2月12日,波兰外交部发布公告称,由于安全形势不断变化,建议本国公民非必要勿前往乌克兰。
当地时间13日,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佩恩表示,基于乌克兰安全局势严峻,澳大利亚驻基辅使馆停止办公,并将转移至乌克兰城市利沃夫,同时建议澳大利亚在乌人员即刻撤离。
当地时间2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乌克兰局势通电话。克里姆林宫发表声明说,美国关于“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警告已经达到了“荒谬”的程度,美国对俄罗斯安全保障建议的反应无视了俄方的主要关切。
美国总统拜登在通话中表示,尽管现在美国和俄罗斯是竞争对手,但双方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世界的安全,避免乌克兰局势一坏到底。拜登说其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并阐述了其对俄方提议的安全保障条约草案的诸多关切。
普京在通话中回应拜登,俄方将认真分析和评估美方和北约对安全保障条约草案的回复以及拜登本人的关切,并于近期周知各方,俄方将采取何种应对举措。普京同时指出,美方和北约的回复忽略了俄方倡议的关键因素。在有关北约扩张、北约在乌克兰领土部署突击部队及北约回到1997年前的状态等重点问题上,俄方没有收到任何答复。就乌克兰局势问题,普京强调,西方没有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乌克兰当局执行明斯克协议。乌克兰军事化的趋势和向乌克兰提供现代化武器的举动极度危险。西方越是这么做,越会助长乌克兰武装分子对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地区发起可能的挑衅。普京还指出,俄方不明白美方为何要故意向媒体透露俄罗斯计划“入侵”乌克兰这一虚假信息。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当天的通话系美方发起倡议,俄方原本计划在2月14日才进行通话。美国关于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的歇斯底里式的论调已经达到顶峰。
当地时间12日下午,以色列国防部长办公室官员表示,以国防部长甘茨当天指示以国防军,为该国可能采取的从乌克兰撤离以色列公民的行动做好准备。
当地时间1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说,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外交使团没有关闭,相关人员仍然留在基辅,继续为欧盟公民提供支持,同时与乌克兰当局开展合作。
当地时间2月12日,瑞典电视台报道,瑞典外交部当天敦促所有在乌克兰的瑞典人离开该国,当局还建议所有瑞典人不要前往乌克兰。
当地时间12日,卡塔尔外交部发布通告,呼吁近期计划访问乌克兰的本国公民推迟其旅行计划,非必要不要前往乌克兰。
当地时间2月1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如果任何人掌握俄罗斯从2月16日开始入侵乌克兰的补充信息,请提供给我们”。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这样的事闻所未闻。
当地时间2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进行了通话。
两国元首讨论了进一步发展双边合作发展的问题,并围绕美国和北约关于俄罗斯提出的安全保障建议的答复情况交换意见。
据俄罗斯国防部消息,俄罗斯国防部当地时间12日就美国海军潜艇侵犯俄罗斯国界一事,召见美国驻俄罗斯使馆武官。就美国潜艇侵犯千岛群岛附近俄罗斯领海一事向美国武官提交了照会。
当地时间2月12日,美国白宫表示,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通话已于美国东部时间12日上午11时04分开始。
当地时间12日,法国总统府对外表示,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1小时40分钟的通话,试图缓解俄乌边境的紧张局势。
围绕乌克兰局势,双方就所谓俄罗斯计划“入侵”乌克兰的挑衅性说法进行了讨论。伴随着这种猜测,向乌克兰大规模提供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情况仍在发生。这也为乌克兰武装分子在顿巴斯地区可能采取的侵略性行动创造了借口。双方同意继续就上述问题保持高层对话。
美国和波兰官员正在寻找建立边境管制站的地点,以协助美国人离开乌克兰。
土耳其外交部当地时间2月12日发布旅行安全提示,建议本国公民非必要不要前往乌克兰东部边境地区。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声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2月12日已下令将160名佛罗里达国民警卫队成员撤出乌克兰,并重新安置在“欧洲其他地方”。自11月以来,这160名士兵一直在乌克兰执行训练任务。
美国国务院官网当地时间2月12日发布公告,要求驻乌克兰大使馆的大部分美国雇员离开乌克兰。同时,自2022年2月13日起,美国国务院将暂停美国驻乌克兰基辅大使馆的领事服务。
当地时间12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通电话,讨论了双方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
当地时间2月12日,西班牙外交部发布声明,建议居住在乌克兰的西班牙公民暂时撤离该国。
沙特驻乌克兰大使馆当地时间12日下午发布通告,呼吁近期计划前往乌克兰的沙特公民推迟其旅行计划。沙特使馆同时公布了使馆联系方式,要求在乌境内的沙特公民马上与使馆联系以便安排离乌事宜。
当地时间12日,荷兰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公开呼吁所有在乌克兰的荷兰公民尽快离开乌克兰,并表示近期也不要前往乌克兰。因当地安全形势非常严峻。荷兰驻乌克兰大使馆也将从基辅迁往西部城市利沃夫。
当地时间2月12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应邀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拉夫罗夫在通话中强调,美国及其盟友发起的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宣传运动是挑衅,其目的在于鼓励基辅方面破坏明斯克协议并作出以武力解决顿巴斯问题的有害尝试。
当地时间12日,约旦外交与侨务部发布乌克兰旅游警示,敦促本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乌克兰,并呼吁目前仍在乌克兰境内的约旦公民,尽快与位于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约旦文化办公室或者与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约旦驻土耳其大使馆取得联系。
德国外交部当地时间12日表示,鉴于乌克兰边境的紧张形势,联邦政府要求其公民撤离乌克兰。
当地时间2月12日,据美国国务院官网消息,美国国务院已下令美国驻乌克兰使馆的非紧急人员撤离。
当地时间12日,俄罗斯黑海舰队的30多艘舰艇自塞瓦斯托波尔和新罗西斯克的驻地启程出海,参加军事演习。
当地时间12日下午,科威特外交部发布通告,呼吁近期计划前往乌克兰的科威特公民推迟其旅行计划,并呼吁在乌境内的科威特公民离开乌克兰。
当地时间12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外交部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俄罗斯驻乌克兰外交机构的人员编制。
扎哈罗娃同时强调,俄罗斯驻乌克兰使领馆将继续履行其基本职能。
当地时间12日,乌克兰基辅市长克里琴科当天表示,为防范可能发生的军事紧急情况,基辅市已经批准了一项紧急疏散计划。
疏散计划内容包括,在基辅市各区设立疏散委员会,并确定疏散点的位置、所需车辆的数量和安全庇护区域等。
美国东部时间11日,据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将于美东时间12日上午11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普京近期已与一系列西方领导人进行了会谈。
当地时间12日,新西兰外交部敦促在乌克兰的新西兰公民立即离开该国。
当地时间2月11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受局势影响,在乌克兰的澳大利亚公民应该尽快离开该国。
当地时间11日,乌克兰接收了新一批美国援助的军火。10日晚,一批重达130吨的美国军事装备运抵乌克兰。乌克兰外交部7日曾表示,乌方近期已收到约1000吨、总价1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俄罗斯黑海舰队新闻处11日表示,俄黑海舰队在克里米亚使用“棱堡”岸防导弹系统举行了演习。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1日表示,北约通过煽动乌克兰周边的紧张局势,为继续加强在俄罗斯边境附近的军事存在寻找借口。
同一天早些时候,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在乌克兰局势不断升级之际,将继续加强北约东翼安全。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五角大楼官员称,拜登政府将从第82空降师派遣3000名士兵进驻波兰,以加强北约在波兰的防御。
当地时间2月11日,因乌克兰东部紧张局势加剧以及美国要求其公民48小时内撤离乌克兰等消息给市场带来的恐慌情绪,美国三大股票价格指数当地时间11日收盘集体下跌。
鉴于乌克兰东部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当地时间2月11日表示,美国总统拜登预计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2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就乌克兰东部局势进行磋商。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公民应在未来24小时至48小时内离开乌克兰。
当地时间2月11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宣布对包括Nash TV电视频道在内的多家亲俄媒体实施制裁。
当地时间2月11日晚,法国总统府对外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在当地时间12日中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探讨俄乌边境冲突,法方希望通过外交和对话的形式解决危机。
当地时间2月11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各方正在对俄罗斯酝酿的制裁将涉及金融和能源领域,同时还将包括高科技产品出口。
当地时间2月11日,英国外交部门建议民众不要前往乌克兰,并建议目前仍在乌克兰的英国公民尽快离开。
10日起,乌克兰军队开始在乌克兰西北部地区展开为期10天的军演。同一天,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也在白俄罗斯多个军事训练场启动了“联盟决心-2022”联合军事演习。
当地时间2月11日,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通电话,双方就当前的国际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
当地时间2月11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到访的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举行会谈。绍伊古在会谈中表示,“从四面八方给乌克兰‘塞’武器的情况正在公然发生”。他呼吁西方停止向乌克兰供应武器,以缓解乌东部地区的紧张局势。
当地时间2月11日,就媒体关于北约和欧盟对理解和践行安全原则的书面答复的提问,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作出答复。
扎哈罗娃表示,1月28日,俄外长拉夫罗夫就践行平等和不可分割安全原则向欧洲和北美的37个西方国家外长致函,期待他们以各自国家名义作出详细回应。在未收到俄方去函的情况下,2月10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回复”俄方,但却未对俄方提出的问题作出实质性答复,反而邀请俄方参加旨在强化安全的对话。
扎哈罗娃强调,上述二人此举不能不说是外交上的无礼行为,也是对俄方诉求的不尊重。欧安组织和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明确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有关文件均由相关各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各国以国家身份参加欧安组织,并以此身份承诺不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强化自身安全。鉴此,俄方不能接受类似 “共同担责”的 “集体”反应,希望每个收到信函的国家都能单独对俄方提出的问题作出详尽答复,逃避回答意味着西方不想承认其在欧安组织和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框架下应尽的义务,并试图以牺牲俄方安全为代价来确保自身安全。
扎哈罗娃还称,欧安组织1999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的《欧洲安全宪章》和《阿斯塔纳宣言》均明确规定,“任何国家、国家集团或组织都不能被赋予维护欧安组织区域内的和平与稳定的首要责任”,而北约和欧盟却坚持其在确保欧洲-大西洋地区安全方面的主要作用。俄方对此做法绝不接受。
日本外务省当地时间2月11日表示,由于乌克兰局势进一步紧张,日本已将乌克兰全境的危险级别提高到最高等级,呼吁在乌克兰的日本民众立即撤离。
当地时间1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理事会表示,拟于2月14日作出决定,是否由国家杜马对俄共提交的呼吁俄总统普京承认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自称国家的声明草案进行审议。如决定不审议,草案将被递交至俄外交部征求意见。
当地时间10日,美国国务院重新发布了乌克兰旅行警告。在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新警告中,乌克兰的旅行警告为第四级,即“不要前往”。目前在乌人员应通过商业或私人方式离开乌克兰。如果选择留在乌克兰,应提高警惕。
“诺曼底模式”四方会谈当地时间10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来自德国、法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四方代表就缓和乌克兰危机等问题展开磋商;目前会谈已经结束,俄罗斯官员表示会谈无果而终。
在乌克兰边境局势持续紧张之际,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军队10日在白俄罗斯多个军事训练场启动“联盟决心-2022”联合军事演习。
(原标题:联合国秘书长:俄乌问题必须在外交框架内解决,别让和平事业失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