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人才网,提供最新动漫游戏人才信息,致力于做动漫游戏人才网第一品牌。
咨询热线:4006683633 ·俊才招聘网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广州市展晖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艺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乱象调查
作者:hjq 来源: 阅读次数:1739次 发布日期:2019年3月21日

    “游艇”“火箭”“跑车”……网络直播间内,充斥着各种需要用真金白银换取的虚拟礼物。自2016年行业兴起至今,直播平台的吸金能力始终惊人。一掷千金的“土豪”中,频繁出现未成年人的身影。

    来自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每个直播平台均有15 %左右的受众为未成年人。紧跟直播时代的同时,“00后女孩打赏主播65万”“9岁男孩刷父亲银行卡1.6万元为主播打赏”“海南12岁小学生打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辛苦钱”的事例屡见报端。

    一时间,关于未成年人巨额充值和打赏,家长、直播平台和公众各执一词。家长指责平台存在审核漏洞,未履行企业责任;平台则称家长未尽监护责任,在审核退款的同时担忧“被恶意退款”。

    当下,家长和直播平台遭遇未成年人打赏的现状如何?

    近日,南都记者针对未成年人打赏退款机制展开了调查,发现除了陌陌、抖音和虎牙3家平台,另外如Y Y、斗鱼、映客、一直播、美拍、花椒、B站、龙珠直播、酷狗直播、战旗直播、企鹅电竞、触手、N O W直播、爱奇艺、火猫直播、快手17家平台没有在新用户注册和消费时设置有效身份审核环节。而上述3家平台虽然设有简单验证,但用户选择跳过后不影响充值和打赏功能。

    另外,有平台单次充值最高额度可达100万元,有平台在充值页面弹出具有明显诱导打赏的内容,有平台客服明确表示不支持任何退款。

    案例

    最小打赏人年仅5岁,消费10万的占比近3成

    从2015年起,关于未成年人直播打赏纠纷的事件频频被报道,南都记者从中选择了50条媒体公开报道作为观察案例。梳理结果显示,年龄最小的用户仅5岁,年龄最大的为17岁。

    其中,18起案例中未成年人年龄在10岁及以下,占比36%。在消费金额方面,这些未成年用户最低消费1000多元,最高达65万元。从消费金额看,1万元及以下占比18%,1万至5万元占比为30%。

    超过半数的案例中,未成年用户的打赏金额在5万元以上,这当中消费达10万元的案例占比为28%。通常,未成年用户单笔可充值金额越高,总共的充值金额也就越高。

    当未成年人巨额打赏发生之后,家长的退款之路并不好走。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如何证明消费行为是未成年用户在监护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操作的,成了家长们共同的难题。

    2017年7月,湖北的黄先生对媒体表示,5岁儿子拿着他的手机在熊猫直播A pp平台上充值上万,并打赏用掉1000多元。事后,他向熊猫直播反映并要求退费,对方以没有孩子充值时的视频或监控为由拒绝。

    在退款比例上,只能退部分款项的也不在少数。南都记者此前曾报道,2017年,河北一男孩打赏虎牙直播11万元,虎牙所在的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原则上这种情况是不退的,我们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可以退20%。直播平台的打赏,主播、经纪公司都要分成,到公司这也就能拿20%。”

    未成年用户巨额打赏还引发了不少合同纠纷。自2016年起,15岁的郑涵(化名)向映客平台充值50多万元。2016年5月26日,其母亲刘娟向该直播平台发送了律师函,但此后至2017年4月1日,郑涵的直播账号仍有49120元的充值交易记录。

    在请求返还所有交易款失败后,郑涵将平台诉至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映客上的消费记录显示,郑涵在两个月左右时间内消费支出387755元,一天之内最高消费达50000多元,已远远超过一个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正常的消费水平。面对多笔、持续、巨额、不合常理的财务支出,作为郑涵的法定代理人和钱款的所有人,刘娟未尽到必要的谨慎核查的义务。法院认为,刘娟对该阶段郑涵的巨额网络交易消费所采取的放任态度,已构成对郑涵交易行为的默认。因此,对于郑涵要求返还此期间交易款项的请求,法院难以支持。

    同时,法院认为,直播平台在收到未成年用户母亲发去律师函的情况下未及时暂停交易,应返还这之后的4万余元充值款。同时,该用户母亲未察觉女儿持续、巨额的支出,已构成对女儿交易行为的默认。因此,法院难以支持用户要求返还此期间所有交易款项的请求。

    实测

    17家平台零审核,N O W直播单次可充值100万元

    当未成年人进入直播平台,平台是否会验证身份或设置一定门槛?

    南都记者综合参考了直播平台相关年度排行榜,以及未成年人巨额打赏报道中提到的直播平台及视频平台,最终选取了20家提供直播服务的A pp作为调查对象,包括抖音、YY、虎牙、斗鱼、映客、一直播、美拍、花椒、陌陌、B站、龙珠直播、酷狗直播、战旗直播、企鹅电竞、触手、N O W直播、爱奇艺、火猫直播和快手。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上述20家样本平台中,包括Y Y、斗鱼、映客在内17家平台没有在用户注册和消费时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手机号码可直接注册、登录。陌陌、抖音和虎牙3家平台仅在注册时设置了简单的验证,但均不影响充值和打赏功能。

    以虎牙为例,该A pp设置了填写性别、生日、地区等步骤,实测过程中,南都记者将年龄填写为未成年人,所收到的直播内容与成年用户无异,同时,充值、打赏等消费功能也可正常使用。

    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那么,当未成年人在直播平台消费时,平台是否告知了相关风险及获得监护人的同意?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家平台通过弹窗提示、充值页面设置提示文字等,反复进行了风险告知。8家平台未在显著位置设置提醒,但在《用户协议》或《充值协议》中对针对未成年人的消费提醒有所提及。

    仅有9家平台在充值前设置了专门的充值/打赏条款,其中虎牙、战旗2家平台尽管设有单独的充值协议,但都以默认勾选的方式存在,易被用户跳过。

    还有的平台充值协议中的部分条款值得商榷。以花椒为例,在其《用户充值协议》中提到,“进行充值时,您应确保您是绑定的支付宝等账户持有人,可合法、有效使用该账户且未侵犯任何第三方合法权益,否则因此造成支付宝等账户实际所有人损失的,您应单独负责解决由此产生的纠纷并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然而,多起未成年人巨额打赏的案例显示,未成年人大多绑定并使用了其监护人的账户。

    在单次充值限额上,20家样本平台并无统一标准,11家样本平台的单次最高充值额度处在500元至700元之间。

    N O W直播的单次充值上限最高,在其官网充值页面中,单次最高可充100万元。A pp上单次充值限额最高的是B站,限额为4998元。

    引诱

    “1元撩主播”弹窗诱导打赏 未成年人模式尚未普及

    一方面,各平台并未对充值金额设定上限;另一方面,不少平台还存在鼓励和诱导用户消费的行为。

    有的平台在充值/打赏页面设置带有强引导性的文字或弹窗,鼓励用户打赏。如在酷狗直播的直播间页面中,会不断出现“帮主播完成挑战,点亮勋章”等提示,点开则跳到送礼物页面,需要充值才可操作。此外,直播间内还会随机弹出“1元撩主播”页面,吸引用户充值。

    而在N O W直播网站的官方论坛中,有关于高消费用户激励的明文细则。《N O W直播高消费用户激励政策》中称,主播引入的满足要求并通过官方审核的高消费用户若每月在N O W直播充值不少于1万元,则按当月充值金额的3%返还金币。

    此外,19家样本平台的客服明确回应平台不支持单独关闭账号的消费功能,或暂无明确的可从平台方人工关闭账号消费功能的熔断机制。

    那么,家长能否主动关闭未成年人用户的消费功能?调查结果显示,仅有YY、酷狗直播、快手、美拍、触手、一直播、抖音这7家平台提供了未成年人模式等,可对账号的充值、打赏功能等进行关闭。

    南都记者还发现,7家设有未成年人模式的平台中,仅有触手、抖音、快手、美拍4家设置了“防沉迷+家长控制”的双重保护模式。

    退款

    6家需证明消费由未成年人进行 有家长提供监控被拒

    当巨额打赏已经发生,家长的退款之路是否畅通?

    调查结果显示,20家平台中,火猫直播、战旗直播2家平台客服明确表示,用户充值打赏不可退款,未成年用户也不例外。

    在18家宣称可以对未成年人打赏进行退款的平台中,也存在着退款条件表述不清,举证难度大等问题。

    映客、B站、爱奇艺、酷狗直播、美拍等6家平台需要退款申请人证明消费行为是由未成年人进行的,或未成年人未在监护人监督下消费的证据,但并未举例说明哪种证明符合条件。

    有的平台需提交的材料准备难度较大。例如,酷狗直播需要提供未成年人出生证明、手机/PC端线上营业厅截图或营业厅开具的官方证明等;一直播提供了一份“证明”范本,要求监护人填写后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盖章,平台再协助调查。

    在申请退款时,家长们往往会遇到一个大难题:如何证明消费行为是未成年人独立操作的?南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触手直播、映客直播、B站、陌陌、爱奇艺等多家平台均提出了上

    述举证要求,但多数平台在该项要求表述上较为模糊,缺乏案例辅助。

    现实举证中,这项要求有时会面临困境。

    2019年2月,家住杭州的李女士向当地派出所报警称,其12岁的儿子用她的手机给主播打赏,两天时间消费了5万多元。李女士在联系该直播平台沟通退款事宜时,对方要求李女士提供证据以证明其儿子的打赏行为。之后,李女士找到了家住小区的监控视频以证明大人们都外出,但平台以证据不足拒绝了她的退款申请。

    “小区电梯里也拍到孩子拿着我手机的画面,但他们说,我儿子拿着我的手机,当时并没有在玩直播也没打赏,证据还是不足,我只好报警了。”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儿子两天花掉了自己近一年的收入,但因为找不到证据难以解决。

    共性

    父母陪伴少、打赏间隔短

    未成年人获得家长相关账户密码的途径大同小异。

    南都记者通过梳理2015年以来的相关报道发现,一些家长付款时未避开小孩;一些家长当着小孩的面说过密码;另一些家长允许小孩玩其私人手机等,都是导致未成年人消费的原因。

    2017年至2019年,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良善接手的关于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案件就达五六十件,接受家长求助类似问题的情况有上百次。“足以见得,未成年人打赏女主播、网络消费行为已不再局限于法律问题,而是一种非常严峻的社会现象。”

    据赵良善介绍,这类案例往往存在共性,比如打赏的未成年人年龄集中在8岁到13岁;家庭条件均较差或者父母陪伴少;打赏的间隔时间短,例如一晚上花费几千元等。

    “我代理过一个案子,河南许昌13岁男孩小苗迷上了‘鬼步舞’,用父亲的救命钱打赏主播2.4万元,该父亲患肝硬化晚期。我在与平台交涉时谈到了几点,这个男孩的消费频率非常高,他用了自己的照片用作登录头像,很明显能看出是未成年人。另外,该平台未设置任何登录障碍及提示,因此平台存在绝大部分过错。”赵良善介绍说,在未成年人打赏发生后,家长与平台的过错该如何界定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如果平台进行了基本风险提示及技术甄别,设置了身份证信息及登录人审查等,可以认为平台尽到了初步审查责任。此时出现纠纷,才可以适量减轻平台的责任。

    而实践中,很多直播平台的审核门槛低,未成年人只要知道支付密码或有支付工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购买相应的虚拟财产。在南都记者近日调查的20家直播平台中,有17家平台未在新用户注册、消费前提供有效的身份验证。有的平台虽然设置了实名验证、人脸识别等审核环节,但用户均可选择跳过,审核“形同虚设”。

    赵良善认为在相关打赏案例中,家长都未能妥善保管自己的密码,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家长长期未发现小孩存在巨额消费行为等,家长对于扩大的损失存在绝大部分过错,对于合理范围内的消费数额(例如3个月内),平台予以大部分返还;对于扩大的损失(超过3个月)建议结合家长的过错程度,平台可返还一半或者一小半。”

    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实名审核 家长监护保护未成年人

    相比于直播行业尚未形成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行业共识,网络游戏行业在这方面探索的步伐明显要快不少,相关规定的出台也在推着整个行业向前走。

    2017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用户须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网络游戏经营单位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

    2017年2月,腾讯上线成长守护平台,同年7月发布了健康系统。2018年9月15日,《王者荣耀》健康系统正式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介绍,健康系统将根据相关信息精准判断玩家是否为未成年人,对于确认未成年人的玩家,平台会严格执行健康系统的限玩规则。

    另一游戏大厂网易自2019年1月起,在首批15款手机游戏中上线了防沉迷系统。在21:30到次日8:30就全面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游戏。此外,在限制时间内,防沉迷系统还会适时提示玩家的剩余游玩时间,游戏时间越长,这个提示就出现得越频繁。

    “游戏公司通常会先分析后台数据,判断是否确系小孩在进行游戏充值、消费。比如,现在孩子玩手游的多,一般在周六日达到高峰,周一到周五基本没有。总之,孩子得选择和家长在一起的时候,才能用家长手机进行验证付款。为了避免用户输入假身份证,游戏公司的后台服务器需要外部购买身份证信息接口,随便输入身份证有很大的概率会验证失败。”游戏法专家孙磊向南都记者表示,网络游戏实名制和游客模式禁止内购消费的规定,是网络直播和网络游戏都必须遵守的,否则平台将遭到处罚。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全国两会中,多份代表的议案也关注到如何规范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建议从未成年人资质实名审核、家长监护模式、消费风险提示等多个角度采取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

    专家

    不应对未成年人举证标准提出过高要求

    在面对家长或未成年人本人提出的退款申请时,平台在处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一系列验证来规避遭“恶意退款”的情况。

    通常,退款申请人会被要求提供未成年人身份信息、监护人身份信息、监护人与小孩关系证明、消费凭证、消费行为是未成年用户独立操作的等等,而最后一项往往成了家长们共同的难题。

    “在具体实践中,直播平台主要掌握相关用户观看直播、聊天、消费等后台数据,用户自身确实比较难以证明。对此,当未成年人一方已尽力通过直播账号的实际控制权、未成年人自身的陈述、直播账号的消费习惯与充值消费时间、账户与主播的聊天内容等证据时,就应依据优势证据认定账号的实际操作者属于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程啸向南都记者表示,在网络环境下,不应对未成年人一方举证的证明标准提出过高要求。

    程啸认为,依据《民法总则》相关要求,未成年人中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充值、打赏,以及未曾获得监护人的许可、追认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充值、打赏行为均是无效的。因此,直播平台和主播应当返还。但如果各方都有过错,应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

    程啸介绍说,“例如监护人是否对网络支付的账号与密码尽到保管的注意义务,是否在收到银行转账提示后及时对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进行合理控制,直播平台是否采取了合理措施识别未成年人身份,以及主播在知晓用户是未成年人时是否及时通报平台,是否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行为等。”程啸认为,国家监管部门应当出台相关规范,要求直播平台落实用户实名制注册制度,加大技术投入。

    “建议采取巨额充值、打赏等异常行为的提示,设置充值、打赏数额日均上限,使得平台及用户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避免财产损失的扩大。另外,监管部门应设定规范要求直播平台提升主播门槛,建立主播黑名单制度,以对引诱未成年人高额打赏的主播进行惩治。”程啸说。

    出品:

    南方都市报新业态法治研究中心

    采写:南都记者 秦楚乔 詹晨枫

(信息收集:动漫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动漫人才网® 版权所有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动漫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