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人才网,提供最新动漫游戏人才信息,致力于做动漫游戏人才网第一品牌。
咨询热线:4006683633 ·俊才招聘网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广州市展晖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艺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南海某中学学生运动场猝死,根源体育课边缘化
作者:ywh 来源: 阅读次数:15342次 发布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南海某中学学生运动场猝死,根源体育课边缘化,又一条生命的离世,下面佛山人才网为大家提供了详细的资讯,请阅读。

  12月12日,南海某中学的高二学生阿威(化名)在体育课参加1000米长跑的时候,突然倒地猝死。昨日,距离阿威离开人世已过去18天,阿威的父母、爷爷奶奶还没有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来,四个人形容憔悴,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由于父母不肯接受采访,没有做尸检的阿威也在18日入土为安,他的死因成了一个谜团。
  
  不幸的是,阿威并不是第一个给我们这个谜团的学生。有关体育运动中学生猝死的新闻常见诸于国内媒体的报端,悲剧也曾多次在佛山上演。
  
  悲剧的相同点,都是平时身体健康的主人公在体育活动时,突然出现短时间内心跳骤停死亡,这属于医学上典型的运动性猝死。
  
  他们的相同点还有,死因成谜。
  
  猝死的背后,有哀伤,更有担忧。简陋的体检报告难以为学生的健康护航,目前,一般学校的体检只做常规体检,难以触及心脏、脑部健康。而普通的校医又无法承担起检测责任,留下了一个体检空白。
  
  担忧的深处是无法保证的系统锻炼。在学业压力、体育老师缺编的情况下,体育课不断被“边缘化”,学校无法给学生一个系统的锻炼。因此,年轻的生命变得脆弱不堪,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心脏负荷,从而为学生健康埋下了健康炸弹。
  
  死因成谜
  
  昨日,距离阿威离开人世已过去18天。阿威的表叔朱先生表示,阿威在18日就下土为安了,但阿威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依然无法走出悲痛,“他们家只有他一个小孩,家里连他上大学的钱都攒好了。”
  
  12月12日,在南海某中学上高二的阿威在体育课参加1000米长跑时,倒地猝死。
  
  阿威走后的半个多月,其死因成了一个大家热论的话题,甚至引起学生在微博上争吵,有人认为是学校的错,没有及时抢救,有人怀疑阿威在出事前一晚曾喝酒、通宵熬夜。
  
  但直到今天,谁也没法确定真正的死因,因为他没有接受尸检。
  
  疑惑一直留在分管该校高二年级的田主任心里。12月12日上午10时10分,第四节课开始,操场上哨声响起,阿威和同学们开始沿着跑道跑。这是体能测试,男生需跑1000米,女生需跑800米。阿威跑得并不快,跑在队伍的中间,10时30分左右,他距离终点10米左右,体育老师的秒表上显示时间为4分20多秒,“速度并不快”。
  
  田主任怎么也想不明白,就在这一刻,这个身高180cm、体重65公斤,平日里喜欢打羽毛球的小伙子怎么会突然倒下,任凭老师、同学们如何呼唤,再也没有醒来。
  
  老师的困惑也是家属的疑问。在他们的眼里,这个“整洁控”虽然参加体育锻炼不多,但一直身体健康,7月份村里组织了体检,体检报告显示,阿威的身体很健康,学校的体检报告也证实了他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他在今年11月征兵时还报名参军,只是后来考虑到高中没毕业才放弃。
  
  那阿威为什么会突然倒下?没人说得清。由于家属不接受尸检,阿威的死彻底成为了一个谜。
  
  不幸的是,阿威并不是第一个给我们这个谜团的学生。有关体育运动中学生猝死的新闻经常会见诸于国内媒体的报端,悲剧也曾多次在佛山上演:2010年7月5日,顺德乐从某中学一名15岁女生小盈(化名)体育测试200米冲刺后猝死;2009年11月19日,顺德区伦教某中学冬季校运会800米男子长跑的现场,初三级学生黄景森骤然晕倒在地,送院后不治身亡。
  
  未被发现的隐形疾病
  
  他们为什么会猝死?据媒体报道,阿威和小盈在出事前接受的体检都显示:健康。
  
  广州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系主任李裕和分析认为,这些年轻生命死亡的具体情形有所不同,但都有这么几个共同特点:(1)在进行体育相关活动;(2)短时间内心跳骤停死亡;(3)未受到外部创伤;(4)平时身体健康。这属于医学上典型的运动性猝死。
  
  如何判断是否运动猝死,医学专家总结了3个基本点:(1)过程自发;(2)意外发生;(3)进展迅速。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是运动猝死最重要的特征。
  
  前河南建业足球队队医张志国说,造成运动猝死主要是学生身患平时没有被发现的心脏疾病,而在超负荷的运动中突然发作造成死亡。“这些疾病一般是在发作时才能检测出来,体检时很难发现隐性病症。”
  
  李裕和将这些猝死的临床表象总结为:1、冠状动脉急性供血不足。剧烈运动时,机体需血量急剧增加,心跳加快,当冠状血管存在病变和其他原因限制供氧时,就引起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表现为心肌梗塞;2、相对性局部缺血。运动时机体血管大量扩张,心脏供血发生障碍,引起心肌相对性局部缺血;3、冠状动脉急性栓塞和阻塞。剧烈运动时,可能有血管内膜出血、间质出血或动脉粥样硬化破裂,堵塞冠状动脉,导致运动猝死;4、新陈代谢障碍。剧烈运动时生成大量的茶酚胺,会导致心肌毒性作用、植物神经平衡失调以及心肌电解质钾、钠离子的变化,可引起心肌代谢性坏死;5、心肌传导系统急性紊乱。
  
  李裕和表示,运动猝死最容易发生在体育考试或者体育竞技场上,“考试有较大的强度和心理刺激,容易给生理和心理带来较大负荷,在心理、身体的双重应激下,容易引发意外。”
  
  张志国补充认为,隐形的疾病是诱因,剧烈运动是直接原因,但根本上导致学生容易发生猝死则是平时没有系统的锻炼,“突如其来的巨大运动量导致心脏系统紊乱,从而出现心脏‘抛锚’的现象出现。”
  
  “原因不是彼此孤立的,很多时候是相互影响的。”李裕和严肃地说道。
  
  无能为力的健康检查
  
  针对学校体育活动中学生猝死事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12月5日,河北省要求切实加强校园体育活动卫生监督与管理工作,保证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整理、分析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可以预防,但难度不小。”张志国坦言,由于运动猝死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很多是由隐形疾病造成的,如果要预防,只能是加强对学生心脏的检查。
  
  其实,早在2009年的广东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会议上,教育厅就提出给全省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对学生的生理发育及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和记录,并及时将体检反映的健康问题反馈给学生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治疗。
  
  但源源不断的猝死事件,还是让人们感到心寒,我市城北中学教务处的罗健东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小声地说:“我老实跟你说,靠体检是很难检查出问题的。”
  
  他说,目前学校安排的体检,只是对学生进行身高、体重、五官等简单的身体检查。
  
  为了获悉那些潜伏在学生体内的疾病,城北中学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就统一给学生发放健康登记表,由学生的监护人填写,以记录学生的身体状况,“需要他们特别写明有没有既往病史”。然后,城北中学会将这些学生的信息告诉班主任,再由班主任转告体育老师,让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对这些学生进行特别照顾。
  
  “目前,我们学校有20多个身患各种不适宜剧烈运动疾病的学生。”罗健东表示,学生家长是学校防范此类意外的最重要的信息渠道。
  
  “要重视入学体检,对心脏有问题的学生要认真记录各项体检结果,建立学生心脏健康卡片,在体检的同时可进行一些必要的测试,以了解学生的机能水平,同时结合询问运动病史和家族病史。”李裕和认为,运动前的严格体检不可缺少。然而,记者采访获悉,我市很少有学校可以做到这一点,主要原因是学校校医没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
  
  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需按学生数量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罗健东坦承这很难,城北中学只有一名校医,且没有医师执照,“只能是负责检查小病小痛、普及一下卫生健康知识。”
  
  城北中学的“困难”不是孤例。记者搜索“佛山校医”,出现了268000个结果,其中大部分是招聘信息,招聘学校涉及全市五区,大部分的招聘要求医生须具备执业资格,但也有学校并不强求应聘者拥有执业资格,只表示“有执业医师资格证或相关医学专业者优先。”
  
  采写/佛山日报记者张少鹏李赛男
  
  摄影/佛山日报记者孙海庆
  
  做不到的系统训练
  
  “平时忙于功课,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到了体育考核的时候,赶鸭子上架。”不少网友认为,学生出现猝死除了预防没做到位,也和张志国提到的平时训练不系统有关,“要不很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健康的学生会猝死。
  
  按照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校要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对于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上述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要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
  
  禅城区教育局的体育调研员钟宏伟认为,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给学生锻炼,是可以保障给学生一个健康身体的。他认为,之所以出现学生训练不系统的现状,跟部分学校挤占了体育课,缩短了体育锻炼的时间有关。
  
  记者调查发现,早在2008年,佛山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推行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加上体育课和课后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能够锻炼一小时。不过,也有个别学校依然有抢占“体育课”的做法。其中最严重的是高三和初三,“一到高三,谁舍得把上课时间花在体育课上?”禅城区一重点高中的老师说。
  
  “但我们的体育课是开满的啊。”田主任拿着高二年级的课程表说,课程表显示每个班级每周都有两节体育课,“我们从来没有挤占过体育课啊。”而记者在12月17日到该校采访时,也看到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板有眼地做着运动。
  
  “系统锻炼主要是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指导、有评价地进行运动,不是简单地活动就行。”李裕和介绍,阿威的家属也向媒体表示,阿威平时很忙,上完学回来基本没有时间玩,运动相对也比较少。
  
  钟宏伟表示,体育锻炼不系统还跟体育老师缺编严重有关,“老师不够导致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没能够达标”。
  
  对此,城北中学深有体会。“全校只有4个体育老师,有一个还是代课的。”该校德育处的黄主任说,全校共有22个班,共1000多名学生,平均每个班每星期有2节体育课,而一个老师一个星期就要上11节课,平均一天要上2节多体育课,这还不包括每天都要上的大课间和阳光体育课。黄主任表示,该校曾多次向区教育局申请增加体育老师,但一直没有得到满足。
  
  为了保证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罗健东表示,学校动员了全体老师,“大课间的时候,所有的老师,包括校长都要到操场带领学生参加锻炼。”体育老师担任技术指导,而其他科任老师则带领学生进行活动。
  
  而这能够保障学生系统锻炼吗?答案无从知晓。
  
  急需补上的体育课
  
  “要从根本上解决体质。”李裕和认为,无论如何探讨猝死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必须承认目前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近20多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禅城区多家学校的老师也证实,“学生身体越来越弱了”。据我市某区直高中的一名体育教师透露,近年来,该校周一举行的半小时升旗仪式,几乎每次都会发生学生晕倒事件。“而且,几乎所有学校都会有学生在升旗仪式或者体育课上晕倒。”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训练不系统外,不健康的饮食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元凶。
  
  每天上午、下午放学后,禅城区卫国路的市三中对面的小吃店,炸鸡翅、炸薯条和可乐成了畅销食品,前来购买的学生挤满了过道,售货员忙得不可开交。该校一名女学生表示,除了外面的快餐店外,饭堂或者小吃店的食物同样含有味精、色素一类成分,她们无法选择完全健康的饮食。该女生还说,自己和同学经常用一包方便面就打发一顿饭,班上出现了不少胖子。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联合颁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过去5年,学生肥胖率在迅速增加,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而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面对调查结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不无忧虑地说:“成绩高分、身心‘软骨’的孩子,难以担当民族脊梁的重任。”
  
  “其实,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引起关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但结果无能为力。”李裕和告诉记者,根源在于学校、家庭、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没有多大改变,将体育课边缘化,导致学生长期缺乏系统的运动锻炼,身体无法承受较大强度和运动量的运动。他建议,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一定要围绕心肺功能和速度、力量来强化体育测试,“现有的中小学体能考核模式是存在一些问题,但中小学体能考核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其实中小学生最需要补的课就是体育。”孙云晓等专家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从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督促中小学校真正将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落到实处。
  
  相关招聘信息:财务经理招聘  审计招聘

 

(信息收集:动漫人才网
相关资讯
Copyright© 2000-2011. Goodjob.cn® All rights reserved. 动漫人才网® 版权所有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动漫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B2-20050466